【展覽簡介】 |
《八尺門報告》最早發表於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,與《人間》雜誌創刊號連載五期,當時是一九八五年底。此報告發表時以〈百分之二的希望與掙扎──八尺門阿美族生活報告〉為題。這個標題緣起於台灣少數民族各族群在二戰後至今,其總人口數大約佔全台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二,「百分之二的希望與掙扎」或能突顯少數民族在台灣社會的極端弱勢與困境。
一九九六年,作者決定重回八尺門,希望透過紀錄在時間容顏裡所顯示的意義,看見都會原住民的變遷與奮鬥,喚起社會大眾正視、關注都會原住民生存及生活空間等議題,進而從原住民政策、土地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與教育等根本的社會構造,去思索並尋求解決問題之有效途徑。
【名人推薦】 |
張照堂:
我們在「八尺門」紀錄連作中,看見裡裡外外的聚落生態和族人樣貌,關曉榮的鏡頭很小心的從外入內,進入家庭與人物的速寫,以及試着貼近個人的內心狀態。酒後「阿春」的強韌與沉默、「溫」的蒼白與憂傷、「邱」的狂亂與絕望……面對活生生的冷酷現實,他的鏡頭與筆墨只能謙卑地臣服在面前,但也道出真切、感人的生命黯光。
郭力昕:
關曉榮的圖文敘事,是報導文字與紀實攝影的典範,首先在於他面對題材時,總能以情感的關注出發,而以理性的分析總結。在他的第一份原住民生活報告<八尺門手札>裡,我們已經清楚的看到,他的影像貼近八尺門原住民的漁民生活空間與細節,文字陳述亦是如此,但兩者皆是內斂、素樸、不煽情的。
楊渡:
從一九八四至今近三十年的時間裡,關曉榮像一個時間的追跡者,他遁跡找尋少年如何變成中年,中年如何變成飄搖老年,老人又如何消逝。他追尋與記錄的,彷彿不是人的容顏,更像是生命的見證。
鍾喬:
很多讀過關曉榮報導文字及看過他的攝影作品的人,都會以一種近乎「典範」的標準來看待他的作品。但,更多時候,這種標準的浮現並不在其影像美學,而是他在參與過程中與被採訪對象的緊密互動關係。
陳界仁:
「八尺門」不但為我們在被推土機與無名火焚燒後的灰燼中,留下「活在台灣下面」原住民社群在地流放的片斷史,並以歷經創傷的無言身軀,質問著:何謂平等?──
【作者介紹─關曉榮】 |
報導攝影與文學工作者,致力於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與現實的社會調查報告。關曉榮曾在1984年赴基隆八尺門記錄當地阿美族島內移工的生活,後寫成〈2%的希望與掙扎〉於1985年《人間》雜誌創刊號發表,並在美國文化中心開辦攝影展。之後於1987~1988年赴蘭嶼進行達悟族社會調查報告工作,並於《人間》雜誌分篇發表〈蘭嶼報告〉,頗獲攝影界重視。曾任《天下》雜誌、《時報雜誌》、《人間》雜誌、「自立報系」採訪記者;1998~2012年擔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。作品有《尊嚴與屈辱‧國境邊陲‧蘭嶼1987》、《八尺門手札》、《女兒的胞衣》等書;以及《我們為什麼不歌唱》、《國境邊陲:1997島嶼上的人類》等紀錄片。
〈大事記〉
1949年 9 月 7 日生於國家內戰烽火中的海南島。
1972年 畢業於國立藝專美工科。
1974年 任教於台灣屏東縣恆春國民中學。
1980年 辭去教職,務計程車駕駛。
1981年 進入《天下》雜誌任專職攝影。
1981年 辭去《天下》雜誌轉入《時報雜誌》任文字編採與攝影工作。
1983年 爵士攝影藝廊舉辦個人攝影展。
1984年 離開《時報雜誌》赴基隆八尺門從事阿美族都市漁業勞工之社會調查
報告工作「2 %的希望與掙扎」之報告發表於《中國時報》及《人間》
雜誌並於《美國文化中心》舉辦攝影展。
1985年 重回《時報雜誌》。
1986年 轉任《時報新聞周刊》。
1987年 離職後前往蘭嶼展開「蘭嶼報告」之文字與攝影工作,並在《人間》
雜誌分篇發表。
1988年 蘭嶼報告結束。
1988年 進入自立報系從事專題報告採訪工作。
1989年 離職,整理、放大蘭嶼報告之相片。
1990年 重回自立報系。並於年底因故離職。
1991年 《尊嚴與屈辱‧國境邊陲‧蘭嶼‧1987》書籍出版。
1993年 《女兒的胞衣》散文集出版。
1996年 《八尺門手札》散文集出版。
1998~2012年 擔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。